認識兒童發展

如何從小培養小朋友的正向學習態度?

資料來源: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劉怡虹博士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喜歡學習,但孩子不會自動變得喜歡學習,需要家長慢慢薰陶孩子,一點一滴地累積的。 在互動中鼓勵孩子 孩子不會一開始就學會堅持的,父母的職責就是鼓勵孩子在過程中堅持,給予孩子對成功的憧憬,當孩子成功後父母可以跟孩子回顧以前,讓孩子感受到堅持過後才得到的寶貴成果,鼓勵他們繼續做出好行為。 給予內在動機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一些動力才能做好某些事情,家長應該多強調孩子所得到的、不要比較,例如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享受努力的過程

閱讀更多 »

別把書看成靈丹妙藥

親子閱讀資深工作者:菜姨姨 家長是否在共讀上有很多問題呢?其中有一個問題是我經常和家長分享的,不少家長遇到小朋友出現問題時,例如瀨尿或怕黑,都會問我「有書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在共讀的關係裡,我們很有目的地拿一本書感染孩子,令到他不會恐懼、不會瀨尿或成績好,其實那個目標會令小朋友更有壓力的。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小朋友真的經常感到恐懼,他很怕自己接受一些新的環境,其實書本裡的故事是幫助他鬆弛, 告訴他自己其實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你恐懼,有很多朋友和你一樣都有恐懼感。但是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

閱讀更多 »

玩玩具都唔專心,以後學習會更難專心嗎?

資料來源: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 有些多家長會發現小朋友4至5歲時,經常玩玩具很不專心 ,譬如玩一樣玩具2分鐘都未夠,就去玩另一樣玩具,然後令到全屋玩具也拿了出來,但又不收拾。家長就會擔心小朋友現在都這樣不專心,那以後考試或讀書的時候怎麼辨呢? 原來當小朋友的腦部發展未成熟 ,所以他們的專注力會差一點。研究發現靜觀(Mindfulness )可以幫助小朋友提升專注力,特別是訓練他們的前額葉,助他們提升有關功能,令他們專心的情況可以有改善。有一些靜觀的小遊戲 給大家作為參考,譬如家長可以用一些AP

閱讀更多 »

快速令小朋友冷靜的方法

資料來源:兒童行為治療師葉偉麟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看到小朋友有一些負面的情緒,例如生氣、發脾氣或是很不開心的時候,我們也很想快點息事寧人「你不要這麼生氣吧!」,或會責備他,有時候甚至會喝罵他:「你立即給我閉嘴!」,或「一!二!三!」命令。亦有一些家長會說說道理:「我們做人不應該這樣的,應該冷靜一點」,但這些方法也不是太有效,為甚麼會這樣呢? 原來這跟我們的腦部結構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認識了腦部結構,對我們管教孩子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只要認識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稱為杏仁核 (Amygdala) 。杏仁

閱讀更多 »

小朋友很少交朋友,是有自閉傾向或社交障礙嗎?

資料來源:教育專家胡善盈校監 家長都不時會關心子女:「在學校結識了甚麼朋友?」但當子女回答:「我沒有朋友」或答來答去都是那個朋友時,家長或會開始擔心子女是否有自閉傾向或社交障礙。 其實有些小朋友從小已經是這樣,可能偏向喜歡與物件玩,喜歡與玩具玩。就算到高年級,他可能沉醉於砌拼圖或做一些靜態活動,甚至自己做實驗很專注,但是未必喜歡與其他人玩。這些小朋是內斂,但不等同自閉。就等同成人一樣,有些成人可能不健談,但是可能很細心、善於觀察,他交朋友時未必會漁翁撒網,但是可能有數個知心知己,可以維持得很長久

閱讀更多 »

小朋友不願意自己睡覺,又或半夜醒來找爸媽,如何是好?

資料來源: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 很多家長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很頭痛的,因為小朋友不是不肯睡覺,就是一定要家長陪伴他們睡覺,甚至到了深夜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去找家長,如果不是就會哭鬧不願睡。面對小朋友一些睡覺的問題,我們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到小朋友學習睡得更加好或自行入睡呢? 首先家長要明白小朋友睡得不好或不肯入睡,是一個惡性循環,就是過分依賴家長安撫。這個惡性循環,即是要家長在身邊拍他、抱他、呵他,小朋友才會產生睡意。而家長陪伴他、安撫他的行為成為了一個先決條件,而沒了這個先決條件,小朋友到了深夜的時候就

閱讀更多 »

家庭生活三語 愛在家內暖

 撰文:教育專家張作芳校長 知道大家曾否聽過某電視劇集的主題曲 ⎯ 「擁抱愛」?本人很喜歡其中的數句歌詞,寥寥數字就帶出了「家」的特性:家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如你的『後盾』,在你「困倦」時,家的大門總會為你打開。當中提到的「愛」,便是那份由你出生那一刻便已注定,血濃於水的親情。的而且確,有甚麼比親情來得更重要呢?當你失意的時候,家人會為你分憂,願意聆聽你的傾訴,陪伴你一同渡過難關;當你生病的時候,家人願意無條件地照顧你;在你學業或事業有成時,他們會打從心底裡高興,為你的成就感到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