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校合作與溝通

除了成績好、進好學校,孩子還需要甚麼?

撰文:梁嘉敏小姐(Car Car老師) 許多家長都會問全人教育是甚麼?如果從中國人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智慧來說,便是培育孩子的「德、智、體、群、美」;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說便是培養孩子的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便是除了知識上的追求外,我們也得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態度、對藝術和文化的修為、待人處事、解決困難和思考能力等。再簡單一點,從凡夫俗子的角度來說,全人教育便是讓小朋友「瓣瓣掂」,成績好、朋友多、思想正面,音樂運動美術樣樣皆能,您想子女得到全人發展嗎

閱讀更多 »

故事教育 家長可以如何做?

撰文:資深幼兒教育顧問莫萊茵小姐 曾經有不少家長向筆者提問有關說一些很難向小朋友解釋的故事題材,例如涉及死亡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涉及殘殺的《小紅帽》等等。由於故事書的內容是這樣描寫情節,而圖畫更畫得如此像真,小朋友聽了或讀了之後,可能對死亡感到十分恐懼,但又未能表達內心的不安,有些小朋友聽了之後更大哭起來。把原本享受的親子故事時間,結果造成反效果,亦激起了孩子的沉重心理負擔,令家長們都感到內疚和不知怎樣收拾「殘局」。 角色數量少 情節正面 而筆者亦這樣教導家長,第一:下次從選材入手,在圖書館云

閱讀更多 »

雙管齊下 孩子學得更快更好

撰文:教育專家羅煦鈞校長 我們都明白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學習的速度都會不同。但如果有方法可以令孩子學得更快、更好,一定是家長以至老師都樂於見到的。如何讓小朋友學得更快更好,亦正是不少學者研究的課題。 其中一個影響孩子學習速度的關鍵,是他有多少的已有知識。已有知識即是孩子曾經學過,並且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除了是他從前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得到的知識亦是其中的一部分。 學習如搭棚 逐步打好基礎 近代被受重視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 (Lev Vygotsky) 認為,學習的過程就像

閱讀更多 »

籌備報讀小一時的四大部署

資料來源:資深親職教育專家Bally 其實升小一真的要比較緊張和多花一點時間準備。問我的話我會建議PN開始就應該要「先分析,後部署」。但如何先分析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香港有幾多種類型的學校,例如原來我們有傳統的政府派位學校、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究竟這幾種學校的分別是甚麼?他們的教學理念是甚麼?其實家長的經濟環境或他們期望的理想是入讀哪一類學校? 他們要先了解和分析,就會有一個目標。有了一個目標後,我們會進入下一步,真真正正地親自聽每一間學校的理念。為甚麼我們覺得PN開始就要準備

閱讀更多 »

幼稚園快樂 小學呢?

撰文:八爪魚家長梁永樂先生 聽過不少家長訴說,幼稚園三年之中,最大陰影就是升小,到底要為孩子做多少﹖要不要安排面試班,要不要惡補英文或禮貌(沒有寫錯,坊間真的有訓練班惡補禮貌)。或者十八般武藝之中,要有十六般武藝就夠嗎﹖還是要學習冷門的技能,務求突圍而出呢,例如學習魔術、雜技一類。家長與小孩都忙記了享受快樂的親子時間,尤其當一切活動都有目的時,心態亦隨之而改變,孩子可能對興趣班已不再感興趣。 父母擔心選擇心儀小學  製作履歷表 尤其 K3 學生踏入 6 月的「報校旺季」,家長與孩子面對

閱讀更多 »